行业新闻
乐鱼体育APP登录入口,泰顺石雕步入30时代
泰顺石,是“世界蜡都”龟湖出产的叶蜡石中的优良石料,极具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而泰顺石雕作为民间传统技艺,因其石质上乘、技艺精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2012年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项属于泰顺的艺术瑰宝,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当代发展之路。如今,泰顺石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也正经历着一场意义重大的转型变革。
眼下,泰顺石雕正积极接轨大众消费市场,谋求“旅游+”“文创+”,引导石文化由“庙堂”走入“江湖”;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培养当地新人,让泰顺石雕刻大有作为、后继有人;顺应时代潮流,打破了曾经单一的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更具年轻态的“互联网+”泰顺石推广之路……
长期以来,乐鱼官网入口网页版泰顺石雕一直面临“曲高和寡”的局面,存在市场拓展难度大、消费群体单一等问题。近年来,泰顺石雕跳出传统思维,走出了一条由传统雕刻向多元雕艺、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的变革之路。通过“变废为宝”,开发出了一系列“泰顺石+”文创产品,不仅拓宽了“老工匠们”的营收通道,更引导了大众创业,成为一项“文化味”极浓的共富产业。
泰顺石的主产地龟湖镇,矿区面积3.6平方公里,理论储量1亿吨以上,为特大型叶蜡石矿,龟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蜡都”。在如今的龟湖,在“泰顺石+”创客模式下,石雕工作者们在泰顺石的基础上植入文艺文化创作、家居办公等概念,如“泰顺石+绿植”“泰顺石+纪念品”等,精准抓住了网红小物、旅游伴手礼等市场热点。
以往龟湖的石雕产品多停留在创作生产高价的艺术品、收藏品和礼品上,工艺美术品动辄十多万的价格让顾客望而却步。但是,李启友店里一款款创意十足、紧跟时尚潮流的原石绿植小品,价格只要300元到2000元不等。同时,他还“变废为宝”,用一些废弃尾矿、切割后的边角料做出挂坠、手串、烟灰缸等。“像这种价格不高,又具有一定欣赏性的手把件在市场上颇受游客青睐。”李启友说。近期,李启友还接到了乡镇的“大单”,制作沿街的“泰顺石+绿植”,打造特色街景。
今年“五一”假期,龟湖镇抢抓节庆消费时机,成立“石尚花开”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乐鱼体育APP登录入口,调动石雕大师、青年文创者等资源,融合东方美学理念和现代家居需求,设计推出“石尚花开”系列文创新产品,为泰顺石传统产业勾勒出“新花样”。
在龟湖镇的铭粹石雕销售中心,村民李建华每天都在他的石雕工作室内进行石料打磨。伴随着刻刀雕琢石头的声音,一个盆栽底座初具雏形。
李建华曾经是一位开采叶腊石的矿工,2010年投身石雕行业,由一名矿工变为一名石雕匠人,在他的店铺内,有着各式各样的石雕文创产品。“有印章、原石、还有各种雕件、种类挺多的乐鱼体育APP登录入口。价格从几十块到千把块百姓都消费得起的!”在龟湖镇龟湖村,像李建华这样从事石雕产业的有200多人,年产值达到600多万,人均可实现增收3万元左右。
让石雕产业成为龟湖村百姓大众创业创新的有效载体,这得益于村两委村庄发展思路的转型。因为矿山开采工艺的迭代升级,机械化开采代替人工开采,龟湖村积极引导这些群体由矿工向匠人、创客转型,将叶腊石的边角料变废为宝,让当地的石雕产业由高精尖向平民化转变。
龟湖村党支部王盛盈表示,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当地石雕产品的销量大幅提升,而且参与从事石雕产业的人数大幅增多,目前村子里有石雕产业一条街,60多家店铺从事石雕产业。
2018年,龟湖镇荣获国家级石雕小镇称号,近期,龟湖村又入选2023年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龟湖村也将以此为激励,继续探索文化赋能泰顺石产业发展的路径。
今年4月,龟湖镇迎来了四百余名前来开展地质研学的小学生,观石、赏石、玩石、淘石,“地质+创新创意”的趣味研学激发了孩子们对于泰顺石的浓厚兴趣,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研学活动打开了石旅融合的新场景,同时也为当地石农带来增收新路径。
近五年来,泰顺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和本土资源优势,启动“顺礼成章·石上花开”泰顺石雕大赛活动方案制定,用石雕作品展示泰顺故事,让廊桥故事佳话绽放方寸名石之上,有力推动“顺文化”传播流芳;组织从业人员开展“石上花开·大师雅集”泰顺石专场宣传、“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市集活动,进一步拉近距离,增强石文化可观、可感、可购和市民对泰顺石文化艺术的认知度。
“今天这块石头里会装着什么呢?”这句经典的开场白,来自在B站上拥有14.3万粉丝的创意石雕UP主“雨田大魔王”。“雨田大魔王”的真身是一名泰顺石雕从业者,毕业后的他开始在B站上尝试发布二次元石雕手办的制作视频。2021年11月,一条名为《我泱泱大国,出点仙女怎么了》的石雕视频让“雨田大魔王”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波流量。流量来了,寻求合作的订单自然紧随其后。自此,“雨田大魔王”走上了靠发布视频引流客户的自媒体商业之路。
在泰顺县石文化创意园的一间石雕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雕刻人物手办的“雨田大魔王”。他坦言,近两年来自己通过B站接到的石雕定制订单,一个月最多的时候能有3单,单笔金额最高有10万多元,除掉合作者抽成,他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石雕艺术学校老师李彩云直言:“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法子,这种销售方法我们是怎么都想不到的。”
许多年来,泰顺石的主要销售渠道一直是线下门店。一块块原石在石雕工作室里经大师之手创作成品后,运往城区内的实体展销馆进行售卖。但是,传统的销售模式渠道单一、获客成本过高,“老客带新客”的营销方式更是无法适应泰顺石雕产业的发展步伐。
面对泰顺石市场培育“痛点”,从业者们积极涉足电商、直播等平台,创新网络定制、视频选料等销售模式。从业者另辟蹊径的同时,石产业研究院也在带头行动。今年以来,不同题材的泰顺石雕精品在人员密集的景区、温州机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推广展示,泰顺县开元大酒店、小松坡游客中心的公众区域更是设置了泰顺石雕展销。
“这是泰顺石盆栽,适合摆在办公室里,美观又文气。”今年的7月5日,一场由龟湖镇组织委员李欣欣担任主播的带货直播刷屏泰顺人的朋友圈。短短两个小时,就吸引了9.5万余人次观看。带货主播口中吆喝的,正是结合草木栽培的泰顺石盆栽工艺品。
随着“渠道为王”意识的打通,线上拍卖、网络直播等新的卖货方式渐渐进入了泰顺石雕人的视野。越来越多线上渠道的探索,为泰顺石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走进位于县城罗阳镇的泰顺石文化创意园,入驻的50家石雕工作室里随处可见年轻的石雕工作者。作为泰顺石雕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泰顺石雕艺术学校。
2006年,县领导赴青田考察后,亲眼目睹了当地兴盛的石雕产业,决定恢复泰顺县职高石雕班。2016年4月,县政府决定在泰顺职教中心增挂石雕艺术学校牌子,承担石雕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石雕艺术学校已累计招生500人。
石雕大师林何超带着记者参观了学生独立创作的石雕作品,他不住感慨,“虽然很遗憾,我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跟着我学,但是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在艺校教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大批热爱泰顺石工艺、愿意投身这项事业的年轻人。”
现在,在林何超石雕艺术工作室实习的毕业生,一共有3人,他们不仅会协助林何超完成传统风格的作品,还会向师傅提出很多年轻且更有创意的想法。在创意园里,随意走进一家工作室,很容易就能看到石头吊坠、动漫手办等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作品。
陈小甫的石雕工作室在创意园的另一头。走进去,凿石之声此起彼伏,今年64岁的陈小甫又在创作新的作品。早在1989年,陈小甫就从家乡青田来到了泰顺,在当时的仕阳职业高中石雕专业班担任教师。2006年,陈小甫再次回到泰顺,在刚恢复的职高石雕班进行了一年多的义务支教,无偿带徒弟传授石雕技艺。直到现在,陈小甫大师仍然作为特聘教师在泰顺县石雕艺术学校带徒授艺。为泰顺石雕人才培育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陈小甫也在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完成了迄今为止泰顺石最大雕刻作品《富贵平安》。
近年来,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泰顺石产业发展;为石雕人才提供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社保补贴等方式,提高其生活待遇和保障水平;并陆续举办了“廊桥杯”温州市首届石雕技能大赛、国家级石雕职业技能竞赛、首届浙江省石雕技能大赛等活动11场次。全国性石雕赛事的举办,让当地1600多名石雕创作人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间,也为泰顺吸引了众多外地从业者,走出了“筑巢引凤”的第一步。
目前,泰顺已经“孵化”了国家级石雕大师2人、省大师24人、市大师22人。不仅如此,通过建设大师工作室,泰顺更是顺利“请”回36位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石雕学徒100多名。“引”字为先,“育”字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老中青三代石雕人都能在泰顺落地生根,为培育更多传承石雕文化的“金凤凰”提供了可能。